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優質化2022年重點工作
發布時間:2022-03-16 瀏覽 次
2022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優質化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視頻會議部署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推進鄉村振興,聚焦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按照部黨組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工作定位,緊跟“保供、銜接、禁漁、建設、要害、改革”六項重點任務,圍繞農產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堅持守底線、推高線、強中線,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優質化業務技術支撐延伸拓展,扎實推動農業生產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著力增加優質綠色和特色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不守底線保質量安全
(一)全力跟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建設
按照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部署,跟進做好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年度計劃征集、技術審查和報審工作,積極做好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過程中的試驗驗證、征求意見、審查報批業務技術工作。全力做好全國農業農村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管理和業務技術指導服務,研究擬定農業行業標準報批審查合規性評價技術規范,跟進組建農業農村部標準審評專家委員會,探索開展農業標準實施跟蹤評價與典范宣展工作。
(二)積極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業務技術工作
跟進做好部級農產品質檢機構日常管理和全國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業務技術考核工作,承擔組織實施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業務技術能力驗證,積極跟進做好第五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理論考核工作,探索開展社會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與營養品質評價鑒定業務技術能力驗證服務,加快構建常態化農產品快速檢測技術(產品)登錄宣展機制,探索啟動農業檢驗檢測與營養品質評價鑒定用標準物質、標準樣品、實物標樣(統稱“農檢三標”)登錄宣展與應用試點。積極跟進做好地市級和縣級農產品質檢機構業務技術指導服務與單項檢驗檢測能力評價試點,不斷強化農產品檢驗檢測業務技術培訓指導。
(三)跟進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督導檢查業務技術工作
全力跟進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飛行檢查和專項抽檢相關業務技術工作。探索開展基層(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服務機構星級創建試點與“農安衛士”推選服務,推廣宣展基層(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典范。積極跟進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整建制創建相關業務技術工作,協同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結對幫扶活動。探索啟動以鄉鎮、村社、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為主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控能力星級創建登錄宣展試點。依法依規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受理處置相關業務技術工作。
(四)扎實做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推廣應用
強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日常運維管理,促進各地區、各行業、各生產經營主體和流通消費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互融對接、業務協同、信息共享。探索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推廣應用試點與典范宣展,積極跟進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典型案例相關業務技術工作,充分利用“農安追溯”微信公眾號強化追溯信息交流。
(五)全力跟進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業務技術工作
落細落小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相關業務技術工作,強化信息調度和業務技術指導,及時總結專項整治典型案例,加強業務技術專題培訓。積極跟進農資打假督導檢查、專項抽查和考核評價等相關業務技術工作。
推高線促優質品牌發展
(六)加快推進優質特色農產品發展
全力推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高質量發展、收集登錄與宣展,不斷完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鑒定技術規范,探索構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營養品質數據庫,支持各地探索開展省級名特優新農產品摸底調查、試點登錄與宣展推介。組織研制特質農品分品種大類評價鑒定技術規范,全力推進特質農品培育與登錄宣展。強化名特優新農產品暨特質農品業務技術專題培訓,編印《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生產消費指南》(第三卷)。
(七)不斷擴大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試點
以整地市或縣域為重點,推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高質高效試點,推動加快發展獨具地域特色優勢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和特質農品,實施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和良好農業管理,加快生態環保優質農產品包裝標識應用,支持規模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CAQS-GAP)試點。
(八)全力做好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
積極探索GAP認證申請、審查與頒證全程電子化管理,擴大線上遠程審查和實地檢查相結合試點規模,確保特殊情況下GAP認證正常組織實施。不斷拓展畜禽、水產模塊GAP認證范圍,指導推進規模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高質高效試點地區申請GAP認證。強化GAP獲證跟蹤評價,組織開展GAP認證業務技術培訓。
(九)扎實推進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試點
不斷擴大生態環保優質肥料和植保產品生產應用試點規模,探索開展栽培設施用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生產應用試點。組織開展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分品種大類評價技術規范研制,新增一批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評價業務技術機構,組織開展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業務技術專題培訓,編撰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年度典范名錄。
(十)積極推進生態環保優質農產品包裝標識發展
全力推動生態環保優質農產品包裝標識產業發展、產品收集登錄與產銷對接宣展,集中力量組織編撰生態環保優質農產品包裝標識年度典范,探索開展生態環保優質農產品包裝標識生產與應用試點,支持各地和各相關方面開展生態環保優質農產品包裝標識創意設計、產銷對接、集中宣展和試點創建工作。
強中線促技術進步
(十一)全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科技創新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科技進步。收集登錄和宣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領域年度最新科技重要亮點成果,征集公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業務技術領域“三前”(前沿、前瞻、前衛)需求年度建議名錄。積極支持中國農學會農產品質量安全分會和中國農業農村法治研究會農產品質量安全專業委員會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業務技術專家隊伍。
(十二)高質量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科普宣展
依托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和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基地(工作站、試驗站),常態化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科普宣展。充分利用“農安科普”微信公眾號信息平臺,適時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科普文章、科普解讀和科普小視頻。持續開展“愛崗敬業話農安含弘雅致論優質”科普宣展活動。組織編撰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科普折頁、科普指南等科普讀物,扎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刊發和優秀科普作品推選工作。
(十三)積極做好國際食品法典與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
全天候跟進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相關會議和活動,積極做好與CAC秘書處和各專業委員會(工作組)聯絡對接。組織CAC各項議題征求意見和結果反饋,高質量承辦好組團參加CAC各項活動。充實CAC中國聯絡處專家隊伍,完善CAC專家聯合聯動工作機制。全力跟進做好中國主導的油茶籽油、酵母等CAC國際標準研制,協同做好CAC第22屆亞洲區域協調會相關業務技術工作。跟進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優質化相關方面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
抓黨建強體系建設
(十四)加強黨建業務互融互促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續把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引向深入,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堅持從嚴治黨,促進黨建業務互融互促、黨建人才互融互促、黨建文化互融互促,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強化文明機關創建。
(十五)全面提升業務技術能力
按照部黨組“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要求,全力以赴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優質化業務技術領域練就一批“懂業務、善管理、敢擔當”愛崗敬業管理隊伍,“技術精、視野寬、影響廣”含弘雅致專家隊伍,“團結、融合、共進”創新務實業務技術支撐隊伍,以實際行動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優質化業務技術事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