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領 科技賦能”助力企業硬核發展——陜西秦云農檢喜獲陜西省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紀實
發布時間:2024-04-11 瀏覽 次
4月10日,在陜西秦云農產品檢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環境檢測實驗室,一臺臺檢測設備緊張運行,工作人員盯著屏幕,監測著不斷變化的數據。處理樣品、上機檢測、處理數據、出具報告……盡管工作過程單調枯燥,但愉悅的笑容真實反映在每個人臉上。
大家的笑容來自一項榮譽:4月9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關于2023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公司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申報的《飼料品質關鍵因子快速精準評價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摘下全省科學技術領域最高獎項,背后是企業對創新一以貫之的堅持,以及一群科研人對科技和創新的默默堅守。
陜西秦云農產品檢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農業全產業鏈檢驗檢測為主營業務高新技術企業,業務范圍覆蓋全國20多個省、區,年均服務各類市場主體8000余家。然而,幾年前這只是一家從事飼料生產的純農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艱難求生。
不轉型就沒有出路,不創新就沒有發展。2016年,該公司搶抓國家“放管服”改革機遇,調整企業業務構架,砍掉了傳統飼料研發生產業務,上馬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服務,由此開啟了一條“生二進三轉型、產服一體協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面對一條競爭激烈的新賽道,創業之初,陜西秦云農檢始終把掌握核心技術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堅持“人才引領 科技賦能”發展戰略,搭平臺、建隊伍、添設備、強科研,幾年下來,公司服務市場主體幾十家到上千家幾何倍數增長,服務范圍實現從單一的名特優農產品到土壤、水質、肥料、飼料、生鮮乳、食品等農業全產業鏈覆蓋,并成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相繼參與了國家第三次土壤普查、全國乳品質量抽檢、全國飼料質量檢測以及科技部柞水小木耳、紫陽富硒茶葉質量提升等多個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
企業一線搞科研,是一個在產業實戰中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也是突破一個個卡脖子技術的過程。
在企業走上科研創新轉型發展之路關鍵幾年中,面對世紀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盡管企業效益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但卻從未因此減少一分錢的創新研發投入。“越是遇到壓力,越要負重前行,倒逼企業向科技要效益,向創新要市場。”公司董事長雷浩說。
確定“人才引領 科技賦能”為企業發展戰略的幾年時間里,陜西秦云農檢先后完成投資3.8億元,建成基礎設施面積13000余平方米陜西秦云農業科學研究院,配置ICP-MS、離子色譜、氣質、液質、原子吸收、液相、氣相、氨基酸分析儀等國內頂級、國際先進設備500余臺/套,并成功申報了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獲批陜西省飼料檢測工程研究中心,企業科技創新硬實力得到顯著增強。
科技創新是一場資金、人才的協同攻堅。這次獲評省二等獎的項目團隊10人中,既有公司柔性引進的人才和來自建有合作關系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人才,也有企業自主培養的人才。特別是這些自主培養的人才中,不少人走出校門直接進入企業,因為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也因為事業平臺留在了企業。
賀習文現在為陜西秦云農檢研發部主任。8年前加入企業的時候,還是一個僅僅掌握基本知識、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是公司給了我平臺,給了我成長空間。”賀習文說,公司有著寬松的科研創新環境,只要你有想法、有能力,所有資源向你開放。“比如需要指導,我可以從公司人才庫找到專家,需要實驗數據,儀器耗材由公司買單,取得了科研成果,公司還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成果轉化。幾年時間里,他相繼參加了多個重要檢驗檢測和科研創新任務,并逐漸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科研團隊負責人。2023年以來,他帶領團隊連續在國際sci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3篇,在基礎理論研究和實用技術發展方面形成多項領先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科研和經濟效果。
“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唯有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勇于創新,敢于打破條條框框,我們才能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雷浩說。
樊霞博士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主要從事飼料質量安全及其檢測技術方面的科學研究。她的另一個身份,是企業陜西省“三秦學者”生鮮乳質量安全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一家民營企業何以吸引行業大咖?除了科研環境、平臺吸引力,一個關鍵是企業建立的柔性人才引進機制。
這套人才引進機制的核心是 “星期天工程師”模式,即通過與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結合企業需求和專家特長,讓專家利用閑暇時間參與到企業的科研工作中,同時對企業科研計劃制定、研發課題選擇、科研攻關等進行指導把關。
將科研機構的專業優勢與企業體制機制優勢有機融合,由此實現了一場合作共贏的雙向奔赴。在以樊霞博士等為代表的專家支持下,陜西秦云農檢實現了服務性企業向科研型機構的華麗轉變,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6篇,其中SCI論文3篇,北大核心論文5篇;牽頭制定國家、行業、地方標準7項,參與制定團體標準10余項,正在申報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3項。
以人才鏈的“強”,激發創新鏈的“活”,支撐產業鏈的“優”。如今,陜西秦云農檢已經匯聚起院士、博碩士及各類專業實用型人才67人。僅 2023年,公司取得3項目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書,獲得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23年秦創原·灃東杯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隨著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花落秦云,標志著公司“人才引領 科技賦能”戰略正確性、前瞻性再次得到實踐的驗證。
沒有奔走相告,無需鮮花掌聲。面對榮譽,陜西秦云農檢員工保持著一如既往的低調和冷靜。“獲獎不是終點,而是我們開啟新一輪征程的起點。”董事長雷浩說。
隨著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企業下一個主攻方向。下一步,陜西秦云將以獲獎為契機,充分用好現有平臺、人才、技術等資源,加快在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上的布局,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科技業務管理、科技資源共享、創新要素評價、科研成果轉化、在線管控全覆蓋,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效能,進一步落實科技興企戰略,為建設國際一流科技型公司提供支撐。
追夢人的腳步,總是鏗鏘而堅定;攀登者的征程,始終向著高遠延伸。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路上,陜西秦云農檢將憑著實干、堅守、追求,依靠信仰、信念、信心,跨越山河,逐夢前行!













